那些年,我們玩過的玩具
還記得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的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嗎?
1根皮筋、1個沙包、1個毽子
都能玩的是不亦樂乎……
回想起那時的童年是多么的快樂
今天,赤壁碧桂園就陪您一起
重溫兒時的美好記憶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童年玩具合集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石頭剪刀布,個地方有個地方不同的叫法,至今還沿用于各種無法做出決策的小困難中。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用木頭削的陀螺,中間安一顆鋼珠,像圖上標(biāo)的那樣,一抽就轉(zhuǎn)起來了,然后越抽轉(zhuǎn)的越快。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跳馬的游戲,女孩子一般只有邊上看的份,男生與男生之間倒是經(jīng)常被按趴下。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開花二十一”……對于女孩子來說,沒有跳皮筋的童年是不可想象的。將皮筋繃在樹上,若人多時,兩三個人原地站立,將長長的皮筋繃直,另一隊的人在皮筋的圈內(nèi)轉(zhuǎn)身、跳躍、勾腿……隨著游戲的深入,皮筋一節(jié)一節(jié)地升高,難度也一點一點地加大。后來,皮筋移至脖頸,甚而用手舉過頭頂。
玩具發(fā)展至今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許多時候,大家都在感嘆,小時候在沒有手機電腦等一切電子設(shè)備的時候,快樂是那么簡單有趣,而現(xiàn)在的電子設(shè)備玩具等,卻不斷被家長詬病。
但是,那真的就不健康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嗎?不是的,科技在不斷進步,孩子們的玩具也在不斷發(fā)展,可愛的機器人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在多年發(fā)展之中,機器人作為孩子們的玩具,已經(jīng)日漸成熟的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這也表明著,孩子們的玩具時代,已經(jīng)從簡易自制玩具,正式走向高端科技時代!
3.機器人發(fā)展史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關(guān)于機器人的夢,
或許是呆萌善良的瓦力,
或許是溫暖憨厚的大白,
又或許是驍勇善戰(zhàn)的大黃蜂……
機器人充滿著不可思議的魔力!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卡佩克的戲劇《羅薩姆萬能機器人公司》中,首次使用“機器人”一詞。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1939年,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制造的家用機器人。它由電纜控制,可以行走,會說77個字,甚至可以抽煙。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機器人三原則是1940年由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提出的為保護人類對機器人做出的規(guī)定。
第一條: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
第二條: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條命令與第一條相矛盾。
第三條: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這種保護與以上兩條相矛盾。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了他們研發(fā)成功的機器人Shakey。它帶有視覺傳感器,能根據(jù)人的指令發(fā)現(xiàn)并抓取積木,不過控制它的計算機有一個房間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臺智能機器人,拉開了第三代機器人研發(fā)的序幕。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智能類人機器人是最復(fù)雜的機器人,也是人類最渴望能夠早日制造出來的機器朋友。
2000年,日本本田公司和索尼公司分別向公眾展示了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形機器人“阿西莫”。
看完了智能機器人的發(fā)展簡史
是不是感覺心潮澎湃?
其實孩子們的想象力是無窮無盡的
一個可愛的玩具機器人
其實就能幫助孩子的智力
情商等大腦思維全面拓展
讓孩子們了解到科技的新興力量
從而對科學(xu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孩子的未來充滿想象
也充滿無限可能
不如讓孩子們從小開始接觸科學(xué)
了解科創(chuàng),積極運用和開發(fā)大腦
成就孩子的未來,助力他們的夢想騰飛
赤壁碧桂園,全力呵護孩子的夢想
機器人時代,即將到來
讓我們拭目以待!
更多赤壁碧桂園的詳情請點擊:http://www.j4910.cn/3669/
想買房?掃下方二維碼,幫助您了解赤壁樓市,買到心儀的好房子!